走走瞅瞅

关于离别

离别分为很多种,但多数离别都会说一声再见。说再见的时候,又可以有无数种心情。放学和小伙伴挥手说的一声再见是期待,在车站和爸妈挥手说的一声再见是得意,和恋人在分手时刻说的那一声再见又多是自怜或者是悲壮。说再见的机会和认识的人数成正比例增长,说再见的心情也是。从悲观一些的视角来看,人就是这样,在告别和被告别,在每次的期待与不舍,傲慢与卑微的交替里,丰满一点起来。

 

总是很羡慕精神丰满的人格,但自己却不愿意这样一次次的经历告别。我总希望美好的东西可以永恒,可值得告别的偏是那些美好的东西,不管当时出于何种心情,在日后总会有些瞬间后悔。就好像,每一次,看着爸妈在高铁站朝我挥手叮嘱的时候,我都会想快点结束这个瞬间,有仪式的告别比没有仪式的告别更让人难过并且印象深刻。糟糕无比。在爱情里,如果彼此可以感到快乐的那一刻可以无休止的延续,就会免去很多的矛盾和分歧吧。可是这样的想法,幼稚的就像,小孩子希望抱着一罐没有底洞的糖果一直吃下去。这种想法本身就是冲动的,所有的不克制都是在违背生存的法则。所以,一万个不喜欢不愿意,也还是要接受说再见的那些时候,越长大越是这样。而且,人很快就会有新的情感寄托,就像丢了这罐糖果却还会有更好吃的巧克力,丢了这个爱人你还可以期待其他的过客。那些冲动的情感,支配着人的不舍和“放下”。这样想的时候,我觉得,告别显得更加难过起来。

 

佛教讲究开悟,开悟是放下我,万物皆空又只有万物。佛教同样也讲究修炼,修炼到家,境界自得。凡人终归是凡人,才被情所困,而且一困再困,但也许,劫难本身就是一种修炼呢。习惯告别的人,终归会看的开,一副随缘再见的模样,一副看破云舒卷不问花开落的释怀。他们总是会语重心长的告诉你缘来缘去的道理,也知人总归会忘记淡漠的必然,坦荡接受告别的意义,在一开始就不高估自己付出的感情。凡夫俗子里,他们是修行者,用一次次告别来习惯告别,用缘分来化解心中的执念,这是高人。却是为我所不及的。

 

在我平凡短暂的一生里,狭小的社交圈子,可以规划的未来里,我知道每一种失去都弥足珍贵,知道再多关于缘分的道理,也还是无法解救,当时当刻,我沉默的我卑微的舍不得,有些人错过了就没有了,哪怕你知道应该错过,但还是会难过的巴不得从来没有遇见过。人们说,付出的每一点感情,总会在你身上留下些什么,最后你就成了你。那每一次的告别和失去和遗憾,也就这样的在我身上留下沮丧、不自信和怀疑,然后我成为了需要自顾继续告别着的人。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失去的必然性,多让人难过。

 

渺小的情感并不能对其他个体和身处的社会带来任何意义。只有对于同样的渺小的自己而言,是某一渺小时刻的全部,像龙卷风呼啸而过的沙尘,我承认自己短视,但依然频现其中,谁让我如此渺小。

 

但是,我需要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平衡,对自己的情感和生存状态负责,是需要的,我可以悲观无比,但不能糜烂且自我放弃。在无法预测的遇见和告别里,不应该躲避和泄气,我当然知道正果难修,但是在那一段终归会不舍且遗憾的时光里,需要提前预支离别时的冲动,悲壮也好自怜也好,他们总需要转化成另一种力量载体,在尚未告别的时刻,让勇气更多一点。窝囊的情感是严冰是凝固的气流,等待告别到来的过程中,让本来渺小的生命更失去了一点微光。英雄和勇敢相称,而我的勇气只是对自我的一种解释。清楚勇气称不上点亮生活的火把,从理论的润色和自我的激励中走出来,也许更像是莽撞的,被嘲笑的尴尬的一个个画面,拼合在一起,就成了一段段咬牙切齿的黑历史。但黑历史未必是一个铁定的贬义词,他至少能证明一件事,在拥有过的那个时刻,你在不顾一切的创造一些可以留下的回忆。这些回忆,才能让我在告别如约而至的时候,在掉进沉默的那一秒里,还可以恍惚看到曾经莽莽撞撞不顾一切的跳动着渺小的红心。再多的遗憾也终将忘记,但我在自己翻过去的一页里,有留下一点颜色了。

 

 不是大师,不是主角,不需要留下什么精彩的留白,我只希望,能够做一个合格的小人物,多一点的勇气,在说服自己之外,拼命的窜动的在每一个不舍离别的遇见里抹上一点颜色。回忆的时候,才不是一片无休无止的遗憾。

评论

© 酸橙 | Powered by LOFTER